
来自新安街道灵芝社区的刘源松
宝安国防网讯(记者 罗瑜 通讯员 谢迎 柯超华)2014年9月,宝安区为新疆各部队输送了35名子弟兵。如今过去快一年了,那些在最艰苦的地方服役的子弟们情况怎么样?他们过得好不好?近日,宝安区人武部组织深圳部分媒体前往新疆,探访这些宝安籍的子弟兵,通过走进他们的军营生活,了解他们在军营的蜕变与成长。通过几天的采访,来自新安街道灵芝社区的刘源松,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源松今年19岁,现在新疆某部队勤务连服役,聊天中可以感觉到他有一点的腼腆。在初中毕业后,刘源松进入深圳市开放职业技术学校。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他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于是想到部队磨练自己。但是,刘源松从来就没离开过父母身边,突然之间就说要参军去了,父母还真舍不得,怕他在部队受苦受累。“那段时间,我跟父母磨,一直磨到他们最终同意。”刘源松说,入伍那一天,父母专门开车送他去新安街道办,与其他新兵一起坐大巴到深圳火车站。就在大巴开出新安街道办时,他看到爸爸妈妈在向他挥手。“虽然没有当场哭出来,但我的心里已经十分难受。尤其是车子一转弯,我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一年来,这背影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在部队训练时,因为特别想家,加之生活突然变化太大,很多人都适应不了,训练时经常达不到班长的要求。有一次新兵聚餐,班长就跟他们说,你们训练时说想家,不好好训练;现在吃饭时,有没有想到家中的父母,他们眼巴巴地期望你们在部队刻苦训练,争取建功立业,你们怎么能令他们失望呢?
刘源松说,班长的那番话对他触动很大。一个人如果想成才,训练时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从那之后的训练,他都坚持按照部队的标准认真完成;在平时的内务整理和农活上,他也是逼着自己认真学、抢着干,现在干起活来已经是得心应手,一点也不觉得累和苦。因为他的优异表现,班长也经常表扬他。
连队指导员在谈到刘源松的时候也是赞不绝口。“刘源松是一个训练刻苦、思想上进、团结战友的好战士。来自深圳特区的他到了部队之后,身上并没有现在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坏习惯,相反他头脑中还潜藏着很多来自改革前沿的新思潮和新想法,为部队的建设提出过很多有益的建议”。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在部队表现如此优异时,刘源松回答:“父母正盼望着我在军营里建功立业,我怎么能够让他们失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