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小知识

发布时间: 09-25 来源: 宝安日报 编辑: 罗瑜

  ●《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

  ●我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它不但是武装力量的核心,也涉及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最高领导层到普通公民,都与之息息相关。

  ●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是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凡是一切为增进人们国防思想、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和国防能力的活动,都称之为国防教育。

  ●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有权力制定国家军事法规。

  ●我国兵役分现役和预备役。在军队服现役的称为现役军人,编入民兵组织或者经过登记服预备役的称预备役人员。

  ●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职工教育计划,结合政治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对职工进行国防教育。

  ●现代国防的核心是军事力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我军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后备力量建设制度,是1984年确定下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规模应当与保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相适应。

  ●当前世界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是创新军事理论,更新武器装备,改革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作战样式。

  ●根据《国防法》,中国处理对外军事关系、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的原则是独立自主。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目标是建设信息化军队。

  ●国防动员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

  ●我国《兵役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军旗是军队或建制部队的旗帜。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的样式是1949年6月确定下来的。

  ●国家对因承担转产、扩大生产军品任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单位给予补偿。

  ●《兵役法》称“应征公民”是指经兵役登记初步审查合格的公民。

  ●因执行国防勤务伤亡的,由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防部长是彭德怀。

  ●公民和组织担负国防勤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

  ●国防的对象是必须防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