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基地

罗浮山会议始末

发布时间: 09-2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编辑: 罗瑜

罗浮山东纵司令部旧址——冲虚古观。

  ■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李光涛 文/图

  罗浮山内,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冲虚古观,香火鼎盛,从屋顶到立柱,以至每一座雕像每一块砖石,都保存着历史的印记。这里就是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东江纵队史上重要的罗浮山会议也在这里召开,正是罗浮山会议确定了东江纵队在当年广东军事上的全面领导地位,并确立了北上发展的重要战略。

  1600年古观保存完好

  东江地方史研究专家、有着30余年研究经验的何焕昌告诉记者,当年东江纵队司令部是流动的,1943年12月2日成立于坪山,然后驻在宝安的白石龙、土洋。1945年2、3月间,搬到了罗浮山,就是现在的冲虚古观内,这也是冲虚古观这一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古观得以完好保存的一大机缘。“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德日法西斯战败在即,中央指示,东江纵队向北发展向西发展向东发展,建立以罗浮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其时,广东省临委领导机关和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及后勤机关先后进入罗浮山。司令部设在冲虚古观,政治部设在白鹤观,军政干校设在长宁澜石果园村,对外联络处设在朱明洞。

  如今,走进冲虚古观,只有通过古观大门旁墙壁镶嵌的大理石牌匾“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才看得出,这里曾是东江纵队的司令部遗址。它现今更为人所知的是:道教旅游胜地。

  罗浮山会议确定“迅速北上”

  “东江纵队司令部挺进罗浮山后,对当地乃至整个东江流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战斗中取得几场胜利,而是中共临委在罗浮山冲虚古观召开的干部扩大会议,即罗浮山会议。”博罗县党史研究人士认为,罗浮山会议的历史影响更为深远、更为重要。

  1945年7月6日至22日,罗浮山会议在冲虚古观召开,会议由广东省临委书记、东江军政委员会主任尹林平主持。此次会议的重点是,传达此前召开的中共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华南战略方针”的指示:华南根据地要以湘粤赣地区为中心,向北进军向南发展,与正在湘鄂赣边区发展的王震部队,以及中央派出南下的文年生5000人部队会合,建立五岭根据地,使之成为“华南敌后战斗的中心,”成为“粉碎全国内战的一翼。”(《广东区党委给中央电》(1945年7月31日)。)会议同时确定了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的军事、政治领导地位。

  何焕昌解释称,1943年2月,中共广东省临委成立,当年12月2日,以曾生为司令员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共分7个大队,3000人左右。罗浮山会议还根据中央指示,将广东省临委及东江军政委员会合并,成立中共广东区委员会(简称“广东区党委”),统一领导广东地区的党组织、抗日民主政权和军事工作。东江纵队司令部负责研究指导全省军事工作,东江纵队政治部负责研究指导全省军队的政治工作。至此,东江纵队步入迅速发展阶段。而在此前相当长时间内,东江纵队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广九铁路沿线的狭长地带,远离党中央和八路军主力,在国军、伪军和日军三面夹击中生存。直到1943年前后,部队才公开番号并快速发展。罗浮山会议后,东江纵队的使命,更从原先的抗击日军,至其时的扩大解放区、扩大主力军,抗击外敌,并制止内战。

  一日之差错失会师良机

  其时,跟随文年生部队从延安南下的,还有“七大”广东代表,以及200名军政干部。1945年7月15日,中央军委再次向广东区委发出指示,极力强调东纵北上,创建湘粤赣桂边(以五岭为中心)根据地,迎接八路军南下部队的重要性,称“华南问题的关键,在于你们能否在一年内(决不可错过此种时机)建立起真正有群众基础的粤北、湘南、赣南山区根据地。”“如果这一任务不能完成,那你们在一年之后将遭遇到失败。”(《军委关于创建湘粤赣桂边根据地给广东区党委的指示》)何焕昌称,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7月31日广东区党委作出了“迅速北进,创立根据地”的决定,东江纵队先后分三批3200人北上,最后一批于8月15日博罗横河出发,8月26日到达始兴县清化地区的隘子与风度大队会合。同一天,南下支队抵达南雄的北乡,两地之间相距一日路程,“就差这一天,还是没能会师。”

  何焕昌称,八路军南下支队进入南雄后,由于找不到中共地方组织和东江纵队接应人员,未能与广东区党委取得电讯联系,东纵北上部队又在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兼之国民党军的合围态势正在形成,南下部队很难立足,遂于9月6日往赣南撤退。“由于这个会师没有实现,中共抗战后的战略部署大转变:由向北发展向南发展,变成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东江纵队到粤北后,独立自主地建立粤赣湘边根据地,基本脱离了南边的根据地了。”

  现年84岁的东纵老战士廖志华,13岁参加东江纵队、15岁随部北撤山东烟台、17岁参加淮海战役。廖志华回忆称,1945年8月,他也是跟随部队北上,去迎接南下的八路军,并为他们当向导,为赶时间,他们连续三天三夜赶路,只有实在累到不行的时候,才会在山上找个隐蔽处稍歇歇脚,可惜没能接到。

  28勇士阻击敌人一个团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即,国内政治局势变得复杂,战争也变得复杂了起来。”何焕昌称,为了保卫罗浮山会议顺利召开,这之间,还有一次艰苦的战斗。

  1945年7月14日,由王作尧、杨康华率领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和第五支队一部,攻打博罗公庄,重创企图进犯罗浮山区的国民党军,解放了博罗公庄桔子圩和赖子圩。其后,顽军独立第九旅一个团及地方反动武装2000余人进行反扑,重占公庄,企图向博罗柏塘进攻,严重威胁着罗浮山会议的进行。为此,第三支队奉命展开了柏塘保卫战。

  其间,一个小队的28名指战员和战士,持1挺轻机枪、2支冲锋枪、22支步枪,抗击国民党军一个团及地方反动团队1000多人的进攻。敌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6个小时内连续发动六七次冲锋,均被击退。打到下午3时,东江纵队山头工事全部被毁,弹药耗尽。战斗转入拼刺刀阶段,除3名伤员已撤出阵地外,其余25名指战员和战士全部牺牲。

  这就是三棵松战斗,东江纵队一个小队28人,阻击了敌军1000多人的兵力,为第三支队主力部队赢得了战机,确保了罗浮山会议的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