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 为何必须全民动员

发布时间: 09-18 来源: 宝安日报 编辑: 罗瑜

  本周六,我们将迎来中国“全民国防教育日”,虽然这个节日自诞生至今,已经走到了第十五个年头,但是对大部分国民来说,这个节日仍显得模糊而陌生,这是大国国防不应有的现状。尤其是纵观五千年文明史,关于有国而无防的泣血例子不胜枚举,而今天我们得以舒服地坐在客厅里,通过电视屏幕共襄“胜利日大阅兵”之盛举,全仰赖国力日增、国防强大的保障。

  国防教育不仅具有政治正当性,也是与每一个社会分子密切相关的事情,和安全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一切全民教育一样,理应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安全和国民的自身安全是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对此古人早有体会,谓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历代王朝,凡是国力强盛,整备国防的,都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凡是国力衰弱,防而不固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历史惩罚,纵然不亡国,也必使国家长期衰弱,人民饱受灾难。

  另一方面,国防安全也离不开全民参与,能够铸起国防钢铁防线的永远是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二战时期,纳粹的铁蹄为何唯独不敢踏入瑞士?一个重要原因是瑞士尤其重视国防意识的培养,这个500万人口的国家曾在几小时之内动员了50万人的大军!几乎全民武装,地下民防工事遍布,地上还有许多伪装成山丘的飞机坦克洞库,德军要付出100万精锐兵力的代价。相反,波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德国占领。

  我国公众国防意识普遍有所提高,但与现代国防建设仍有差距。有学者调查研究表明,超过80%的青年认为自己的工作事业同国防没有任何的关系,对于时事热点的关注较少,有很多青年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国防意识不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观察到,许多民众不能准确地理解经济和国防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深入的了解,缺乏脚踏实地的实践意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要,全国人大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主题节日,落脚点就是面向全民普及国防教育知识,鼓励全民关心国防、参与国防,希望不仅是国防建设者,全体国民都应提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松懈。最近非常流行的科幻小说《三体》中,借由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攻防关系,隐喻现代国家之间的安全抗衡,其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将不同的星球文明比作端着猎枪潜行在森林里的猎人,这种对敌人的警觉,虽然极端,却不无启发:二战中,苏联对德国疏于防范,导致在战争初期被迎头痛殴,损失惨重;而美国则因忽略了日本的侵犯意图,在珍珠港惨受教训。

  所以,要想免于战争,首先须在全体国民脑海中打造起国防精神、国防意识的大堤,人人做到居安思危,念兹在兹,才能让和平长存。

  栗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