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宝安国防网

微信公众号

在民兵应急分队历练成长

发布时间: 04-14来源: 深圳特区报编辑: 罗瑜

  沙井民兵应急分队队员为学生表演倒功。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启达

  通讯员 田海潮 文/图

  沙井民兵是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他们的青春足迹在这里闪闪发光,他们从这里经历严酷的军事历练,也从这里得到幸福的人生成长。

  民兵经历让他变得有担当

  林国权是土生土长的沙井本地男孩,为了纠正他随意懒散的毛病,父母把他送进沙井民兵应急分队,并承诺三个月后“要奔驰买奔驰,要宝马买宝马”。但是,令父母都感到惊讶的是,进入民兵应急分队后,林国权身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2014年初,23岁的林国权大学毕业,作为沙井本地人,优越的家庭条件让他无需为生计工作奔波,那段时间,他在家一睡就到下午两三点。林国权的父亲对他说,你去沙井民兵应急分队工作吧,去接受一下锻炼。只要你能坚持上3个月班,你想要什么车都可以自己选。

  如今,林国权已经在应急分队呆了两年多了,早已超过了当初承诺父母的“三个月”期限。令林国权自己和他的父母惊喜的是,经过一年的磨练,林国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每天6点准时起床,自己手洗衣服,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睡觉抽烟打游戏,而对于父母当初“要奔驰买奔驰,要宝马买宝马”的许诺,林国权也拒绝了,因为他明白父母赚钱的不易。

  在分队学会了思考

  沙井民兵应急分队是磨练人的地方,也是培养人的地方。在这里,很多人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思考。

  潘长进是沙井万丰社区人,是不折不扣的“土著二代”,在家每天除了打架、上网、喝酒就是玩。

  2012年,潘长进大专毕业后,在亲戚介绍下进入了村里一家玩具厂实习,当起了厂长,负责厂里大大小小事务的管理。半年实习结束后,父母把他送进了沙井民兵应急分队,让他去锻炼锻炼。

  刚到分队的潘长进,干什么都嫌苦、嫌累,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训练总是开小差,泡病号。

  有一次,潘长进被分队挑选去参加集训比武,结果每次打靶都只是十几环,旁人都取笑他,但潘长进并没有放弃,不断练习,最后终于打出好成绩。

  从那以后,潘长进渐渐成熟起来,在这种军事化的管理之下,潘长进懂事了很多,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渐渐纠正了。

  与分队共成长

  受过6年严格军事训练和优良作风熏陶的黄少满,离开沙井民兵应急分队再就业时,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用7年的时间,从白手起家创业,成为拥有6家子公司的企业家。

  2008年,因为年龄关系,年近36岁的黄少满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沙井民兵应急分队。离队后面临二次就业的他,就在沙井路美联商场对面开了一家牛肉火锅店。2009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黄少满引入合作伙伴注册成立公司,其后又陆续成立6家子公司。

  说起黄少满创业成功的秘诀,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在用部队的作风办企业,将部队的一套管理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

  黄少满坦言,部队和分队的体制机制确实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培养了自己强大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