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老兵冯守正在烈士李德龙的墓碑前默哀祭奠。
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见证英雄坡纪念园开园仪式。
礼兵将烈士棺椁护送至陵墓区。
【开栏语】察隅县地处西藏边陲地区,偏居一隅使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林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难点。两年多来,承担对口支援的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深入边陲偏远山村,了解群众所思、所盼,规划援藏项目,战略布局新一轮援藏工作。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本报记者跟随市记协深入援藏一线采访,将推出系列报道,展现深圳特区援藏干部不平凡的援藏工作事迹。
“老战友,这是你的新家,请安息吧,你的音容笑貌永远在我的心里。”9月30日是全国“烈士纪念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高山巍峨,青松挺立,英雄坡纪念园隆重举行开园暨革命烈士安葬仪式,散葬在察隅县境内的447名烈士魂聚“英雄坡”。74岁的老兵冯守正千里迢迢赶来,在烈士李德龙的墓碑前默哀祭奠。
英雄坡纪念园由深圳市龙华新区首倡援建,由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援助建设,总投资近5000万元。在保卫和建设边疆中牺牲的447名革命烈士遗骸将长眠于此,而这里也将成为西藏又一处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年参战的老兵、烈士家属和各界代表共500多人出席了仪式。
烈士墓地亟待修缮
位于中印边境东段的察隅县,曾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重要战场。1962年,我军对印发起反击作战,当时牺牲了370多名战士,此后的平叛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建设时期,数十名烈士也长眠于此,总共是447位革命烈士。李德龙就是这447名革命烈士之一。
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组长、县委常务副书记王建文介绍,受当时条件所限,这些烈士被安葬在察隅县台地、红卫、沙玛等5个地方。几十年来,因位置偏远、年久失修等原因,致使墓地、墓碑、墓体破损严重。王建文向记者展示了从多个墓地拍回来的照片并介绍说,当地规模最大的红卫陵园在火灾后一直未能得到较好修复,陵园木质墓碑已被风化,字迹模糊,部分路面有不同程度损坏,而沙玛烈士陵园则野草丛生。
当年参战部队某师原师长董占林中将在电视节目中说:“后来我回去看过,陵园破败得不像样子。”察隅县民政局原局长、县纪委副书记邹斌说,时常有些烈士亲属跑到县政府,或到相关部门呼吁加强对烈士陵园的保护与管理。
在王建文看来,这既是对烈士的不尊重,也难以起到教育后代的作用,而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理应受到后人的尊重、景仰和崇敬。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到来之后,将重建察隅县英雄坡纪念公园列入了援建项目。
筹建工作得多方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察隅县广东省援藏工作组决定将红卫、沙玛、台地等五处烈士陵园合并迁建至毗邻察隅县城的英雄坡新址,建成一个以铭记中印自卫反击战瓦弄战役历史、缅怀牺牲烈士为主题的纪念园。
援建英雄坡纪念园的消息公布后,迟浩田上将亲自为英雄坡纪念园和英雄坡纪念馆题写园名、馆名;1962年时任130师师长的董占林将军,手书“雪域边陲埋忠骨,烈士英灵照千秋”的楹联一副和“军魂”两个遒劲大字,赠送给察隅英雄坡纪念园。济南军区司令员赵宗岐说,建设一座以缅怀和祭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牺牲烈士为主题的纪念园,这在西藏还属首次,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记者获悉,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广东省、深圳市的大力支持。2014年9月,赴藏考察援藏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对察隅工作组说,察隅是我国重要的边境县,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修建祭奠中印自卫反击战牺牲烈士的英雄坡纪念园,将强化戍边将士和民族群众的国土、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深圳市市长许勤也专门批示,对援建英雄坡纪念园发挥“治边稳藏”的作用予以充分肯定。
纪念园落成深慰老兵心
纪念园选址于察隅县城同庆小区背后的山坡上,距离县城非常近,项目占地约80亩,主要由牌坊、英雄墙、陈列馆、纪念碑、瞻仰广场、墓区以及英雄林等主体设施组成,总投资近5000万元。
援藏干部王建文说,英雄坡纪念园的开园,不仅为人民群众建成了一个缅怀烈士、追思英雄的园地,还提供了一个传承烈士遗愿、弘扬先贤美德的教育基地。
1962年参加中印自卫反击战瓦弄战役的老兵冯守正将军介绍,自己所在的连队牺牲了两位战士,“我们一块来的,他们永远留在了这里。受当时条件限制,他们被埋在了边防线上,50多年过去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在我心里,修建纪念园还了我的心愿。”冯守正对此感到十分欣慰。
支援前线的民工家属代表、次仁群培烈士的女儿曲珍告诉记者,当年,她的父亲和其他民工冒着炮火,配合英勇奋战的解放军将士,保卫了这片土地。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一起过上了美满的生活,如果她的父亲能看到这样的幸福场景,他一定会含笑九泉。
烈士英魂终聚英雄坡
2015年9月30日,是全国第二个“烈士纪念日”。在林芝市察隅县,由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首倡援建的英雄坡纪念园隆重举行了开园暨革命烈士安葬仪式。现场一片庄严肃穆,人们胸前佩戴着白色绢花,来自军队、地方政府、察隅县的普通市民群众、小学生代表等几百人一起参加了开园仪式。
冯守正将军代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瓦弄战役的参战老兵发言。他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为了今天的和平和幸福而血洒疆场、化骨为山的烈士们。我们将永远延民族之魂魄,承英雄之担当,建世纪之大功!”
“青山埋忠骨,英灵千代传。”龙华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晓清说,察隅县是西藏地区重要的边境县,更是有着可歌可泣革命英雄史的英雄县,在全国“烈士纪念日”举行英雄坡纪念园开园暨革命烈士安葬仪式,不仅对弘扬烈士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随后,在奏唱完雄壮的国歌后,参加活动的全体来宾默哀3分钟。在低沉哀婉的《思念曲》中,40名礼兵双手捧护着20个装有烈士遗骸、上面覆盖着国旗的棺椁,缓缓走过纪念牌坊、英雄广场,在众人的注目礼中,护送至陵墓区,举行安葬仪式。
时隔50多年之后,当年散乱安葬在四五个地方的这些英烈们,当天终于在英雄坡纪念园“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