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宝安国防网

微信公众号

宝安区沙井民兵应急连风采录

发布时间: 05-06来源: 深圳特区报编辑: 王修竹

 

沙井民兵在训练。

雄鹰展翅。

  民兵也要有“兵”样

  2015年3月25日,4位在不同年代成长的强军模范,走进宝安区“践行强军目标,争当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现场,向全区数千名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讲述了他们的强国强军梦。其中,就有两名沙井民兵。

  62岁的刘亚飘,参与创建了沙井民兵应急连。刘亚飘1972年参军,参加过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如今,他曾戴过的有3个子弹洞口的头盔,已成为连里的珍藏。“那是有一次协助警方抓捕抢劫分子,我被持枪的歹徒伏击,3颗子弹击中头盔,幸好没有打到脑袋。”他说。

  另一位强军模范叫赵海,不到40岁,是沙井民兵应急连现任连长,已经为沙井民兵的发展壮大奉献了16载青春。赵海在部队3年里,苦练军事技能,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共和国卫士”奖章。

  这两人,都曾是“军营男子汉”,都是响当当的共产党员。离开了绿色军营,又投身民兵队伍,延续“当兵的路”。

  他俩正是沙井民兵应急连的真实写照。从1991年沙井民兵成立应急分队,到现在扩充为应急连,队员人数从最初的32名到如今的180名,人员组成也从当初全部是本地村民发展到如今的80%以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退伍兵,其中很多是“优秀老兵”,党团员占90%以上。

  “退伍不褪色”,是他们的座右铭;“任何时候都不能辱没身上的这套军装”,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24年前,当民兵应急分队在深圳应运而生时,便定下了三条铁律:一是必须坚持党管武装;二是必须保持政治上纯洁可靠;三是必须在军事上具备高素质,讲军纪,有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