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宝安国防网

微信公众号

原维和战士王育兵:愿在宝安民兵岗位上再立新功!

发布时间: 04-17 来源: 宝安国防网编辑: 罗瑜

王育兵。

宝安国防网讯(记者 罗瑜)他叫王育兵,是一名宝安航城街道的民兵应急分队队员。退伍之前,他曾是中国赴苏丹共和国(现南苏丹)联非达团战区执行维和任务的一名战士,每当提起去南苏丹维和的事,王育兵说:“确实很危险,家人也非常担心。但咱当兵的人,就得有点野性!怕危险的兵不是一个好兵!”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原苏丹共和国)常年内战,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着不容推卸的义务和责任维护世界安全与和平。自1990年开始,每年中国陆军部队都会选拔一大批优秀的陆军进入南苏丹境内,与联合国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一起坚守在这个艰苦的地方,用实际行动维护当地的和平与稳定。

王育兵与战友一起搭建防护网

也许是名字中有一个兵字,王育兵在19岁高中毕业时便毅然穿上戎装参军入伍。“父母对我参军入伍十分支持,当时年轻也没想太多,就想有机会出去看看。”王育兵十分腼腆地说,参军入伍报名成功后,他到河南许昌某陆军部队报到。入伍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为期三个月新兵训练。在新兵营,王育兵度过了19年来第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春节。“过年的时候,部队里发了一脸盆的水果和饼干,我抱着脸盆在大礼堂和战友们一起看春晚,当时特别想家想父母。”王育兵说。新兵训练结束后,连队里有五个名额推荐至山东济南某陆军学院机步旅学习机械工程专业,王育兵便是其中之一。

王育兵在山东学习了八个月,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当王育兵到河南许昌归队时,恰逢军区正在招募维和部队成员,王育兵毫不犹豫报了名。“我知道维和部队需要到非洲艰苦的地方去,我学的专业刚好符合工兵的招募条件,我觉得既然世界需要我,我就应该去!”王育兵深知在国外维和部队可能面临的危险和困难,他给父母打了电话,征得了家人的同意就进入了维和部队训练营。

在维和部队。

战友们将维和部队训练营称之为“魔鬼训练营”,在通过严格的身体体检后,训练营内还有10%的淘汰率。教官说,在战乱的非洲国家,意外随时会发生,除了大量的体能训练,更重要的是射击等模拟战争演习和医疗急救课程培训。经过三个月血和汗的淬炼,王育兵成为一名合格的维和士兵,2010年过完年就飞往苏丹共和国(现南苏丹)境内服役。

王育兵用相机拍下的南苏丹 2010年苏丹共和国还没有分裂成为南北苏丹,同时也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曾被失败国家指数列表评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

王育兵驾驶工程车。

经过两次转机、近20小时飞行后,王育兵看到了非洲特有的沙漠和沼泽。王育兵的兵种是工兵,主要负责帮助苏丹建设机场、修建路桥等公众设施,近九个月的非洲服役生涯,王育兵感触最深的就是贫穷与荒芜。他描述道:没有枪支管制,连放牛的农民都需要背着长枪外出牧牛;半夜站在哨岗,耳边总能听到枪声;学校里孩子们光着脚坐在沙地上上课,用草和塑料袋粘在一起就是他们遮阴的屋檐。

虽然身处艰苦和战乱,但是他的心中充满力量,因为每一次在外执行任务,只要看到身穿中国军装的军人,当地的老百姓就会走过来竖起大拇指表示友好。王育兵听不懂阿拉伯语,当地人也不懂中国话,随行的翻译告诉王育兵,在非洲,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和认同的意思。在苏丹民众的心里,中国军人代表“和平”,维和部队的步兵会看护难民,救援队会救济难民,而像王育兵这样的工兵则是他们恢复建设家园的希望。

维和任务结束后,王育兵接受嘉奖

近九个月的维和部队经历,让王育兵对生命和责任有了另一种理解。义务兵服役期满,王育兵回到原部队接受表彰,对于普通参与维和建设的士兵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荣立三等功,二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王育兵选择了入党,他说:“当时我们部队300多人参加维和部队,大多数人选择了三等功,我觉得党员身份更光荣,让我更有归属感,所以我选择了入党。”

王育兵与战友合影

退伍后的王育兵成为了西乡民兵应急分队的一员,由于原西乡街道分成西乡与航城两个街道,王育兵被分到了航城街道民兵应急分队。经历了战乱,让王育兵更明白祖国强大是多么的重要,在分队中他始终以维和部队的纪律要求自己,工作敬业守岗,生活勤俭朴素,为建设“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民兵应急分队的一分子,王育兵表示,现在他坚持每天跑步,如果祖国需要自己,他随时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