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刀——
见证受降那一刻
在展览馆的显著位置,陈列着一把日军指挥刀。潘馆长介绍说:“这是二炮原副司令员郑惕中将捐赠给展览馆的,为国家一级文物。时任铁道游击队政委的郑惕在沙沟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时,缴获了这把军刀,它是成建制日军向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投降的历史见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下令敦促华北、华东日军立即放下武器,向所在地的抗日武装投降。然而驻扎在临城的日军拒绝缴械,打算逃至徐州向国民党军队投降。残留日军乘火车趁夜色悄悄开出临城车站,行驶到沙沟附近时,发现前面的铁路已被破坏。日军试图退回临城,发现退路也被铁道队切断。
孤立无援的日军一边与铁道游击队政委郑惕谈判,一边企图再次组织逃窜,却被铁道队识破了阴谋。在两次谈判无果的情况下,时任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广中亲自率队谈判,对日军大队长太田严厉指出:“我军谈判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你们必须把全部武器无条件地交给与你们打了多年的铁道大队,如果你们仍然执迷不悟,我军将用武力解决。”太田被迫答应投降,交出了他的指挥刀。
1945年12月2日,驻枣庄和临城日军千余人携带8挺重机枪、130多挺轻机枪、其余枪支1400余支、火炮数门、子弹千余箱和其他军用物资,正式向铁道游击队投降。如此规模的日军,成建制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投降,在当时的受降行动中是十分罕见的。
本文配图由高庆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