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热图

宝安国防网 >图集 >军情热图

精度火力超导弹:中国出口火箭炮依旧丧心病狂

发布时间: 03-02 来源: 观察者 编辑: 王巍

  俄:中国WS2火箭炮举世无敌可瞬间灭大量俄军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0月24日报道,俄罗斯政治和军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长赫拉姆奇欣10月23日在撰文分析身管炮和火箭炮发展前景时指出,珍宝岛战役期间苏军BM-21火箭炮营的一次齐射成为中国研制世界上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WS-2火箭炮的序幕,促使中国成为前景光明的火箭炮研制领域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俄专家指出,在身管炮方面,牵引火炮实际上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达到了自身发展的顶峰,虽然美国和俄罗斯至今还有一些二战时期的老旧火炮。自50-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仅研制了为数不多的几种火炮,只有美国M777榴弹炮是唯一的例外,它从2005年开始为美军和其他国家陆军生产。M777的主要优势是重量轻,只有4.2吨,既能挂载到多数直升机上,又能使用轻型卡车牵引,机动性能远远高于无需卡车牵引的自行火炮,因为即便是最轻的自行火炮,都不可能由直升机或飞机挂载投送;自行火炮同样已在较大程度上达到了发展顶峰,因为今后将不会再爆发大规模传统战争,也不再有国家准备这种战争,因此今后新型自行火炮的生产数量不会比牵引火炮多很多。美国甚至完全放弃研制新型自行火炮,只是尽量改进M109火炮,目前已升级到M109A6最新版本。近年来只有德国研制了最新型的PzH-2000自行火炮,却只生产了300多门。至于轮式自行火炮,近年来虽然较受欢迎,但是新产品数量同样不多,最具代表性的瑞典“弓箭手”和法国“恺撒”在各自国家的装备数量都不多,不超过150门,不过却向亚洲国家,特别是沙特、泰国和印尼大量供应。俄罗斯现役自行火炮数量最多,主要是老旧的2S1和2S2,新型2S19“姆斯塔”装备数量同样不大。中国最新型的PZL-05式自行火炮酷似俄制2S19,尽管俄方从未向中国出口过这种武器。亚洲其他国家也在研制新型自行火炮,但是日本99式火炮装备数量仅有70门,韩国K9火炮性能非常强悍,采购数量超过500门。

  今后身管火炮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是改装现役老旧系统,借助无人攻击机,使用新型火控系统和制导炮弹。如果试图仅仅使用制导炮弹,可能将会是一个原则性错误,导致武器造价猛增,而西方国家极有可能就选择这种发展模式,但是目前所有类似尝试都未成功,主要原因是炮射导弹造价非常昂贵,命中精度较低,性价比不高。

  赫拉姆奇欣指出,在多管火箭炮方面,冷战年代北约国家曾经严重质疑,称其射程较短、精度较低、装弹速度较慢。但是苏联认为,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一次齐射发射大量炮弹进行弥补,最典型的战例就是1969年3月15日中苏珍宝岛战役的第二次战斗,苏军凭借BM-21火箭炮营的一次齐射,几乎使中国损失整整一个团。此后中国对这种武器表现出了非常深厚的兴趣,开始积极研制相关产品。美国直到80年代才重视火箭炮,研制出了非常强悍的MLRS,却已经被欧洲国家逐渐放弃。现在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火箭炮发展前景极其光明,在可见的将来,它既能替代身管火炮和战术导弹,甚至还能部分替代飞机和直升机,因为使用火箭炮攻击地面大面积目标要比使用航空装备有利得多,既没有损失极其昂贵的飞机和培养费用极高的飞行人员的风险,又不需要耗费相当昂贵的燃油,而且火箭炮消耗的弹药也比航空弹药便宜得多。火箭炮射击精度的不足可以用一次齐射发射大量炮弹来弥补,况且现在火箭炮已经开始使用制导炮弹,既有无控火箭弹,也有导弹,射程大幅增加,而且可以在无人攻击机上使用,甚至是火箭炮自身发射的无人攻击机,加上模块化生产能力,使火箭炮特别适用,通用性能更强。大口径火箭炮在杀伤性能上已经接近于大杀伤性武器,而这则是身管火炮和常规战术导弹根本达不到的。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