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敲锣打鼓送喜报 敲响时代主旋律

发布时间: 02-17 来源: 深圳新闻网 编辑: 罗瑜

  年终岁末,宝安区人武部联合民政、街道等部门开展上门送喜报活动,伴着喜庆的锣鼓声,军地领导将子弟兵的立功受奖喜报和政府发放的慰问金送到军属手中。这样的场面,让军人军属备感温暖与光荣,也营造了拥军尚武、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浓厚氛围,值得“点赞”!

  喜报虽小,作用却很大,一头连着军心士气,一头系着万千军属。送好喜报,是对军人荣誉的珍视,更是对国防建设的重视。

  一张喜报,代表着荣誉,也浓缩着军人非同寻常的付出。军地敲锣打鼓送喜报,传递出的意义不言而喻。这种具体实在的行动,实际上就是一堂宣传国防理念、开展国防教育的公开课,能有效引导公众强化国防意识,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营造拥军尚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子弟兵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的安宁而忘我奉献、忘我牺牲,其挥洒血汗获得的荣誉,在社会上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与珍重,必将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建功军营,也将带动更多的适龄青年参军报国。

  敲锣打鼓送喜报,本是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之所以“最后一口粮送前线、最后一尺布做军衣、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除了党的英明伟大外,与深入人心的“军属光荣、功臣光荣”导向密不可分。然而,曾几何时,作为双拥重要内容的送喜报工作缺位严重。部队寄来的立功喜报,有的束之高阁,有的草草应付,有的甚至军属自己去找都没有着落。这种现象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民众国防意识淡化、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减退、官兵扎根部队建功立业思想弱化,应当引起高度警觉。

  敲响的庆功锣鼓,把立功受奖喜报送到军属家门口,是各级人武机关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地方政府固我长城、强我国防的重要举措。从宝安区传来的一声声欢喜的锣鼓声,不仅敲回了拥军爱国的好传统,还敲出了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主旋律。

  (区人武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