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宝安国防网

微信公众号

大学生士兵的年龄偏大,发展就一定受限吗?

发布时间: 06-21 来源: 中国军网编辑: 罗瑜

  “大龄”是大多数大学生士兵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门槛”,提干后,他们的年龄往往比同批毕业的军校学员大好几岁。如何坚守初心,把自己两年的当兵经历化作岗位优势发挥出来,是每一名提干的大学生士兵必须面对的课题。第82集团军某旅副连职参谋莫晓游的成长案例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

  转型篇(中)

  年龄偏大发展就一定受限吗?

  ■侯典垚 王龙刚

  上个月,在人力资源科门口踌躇良久,手里那份转业报告都被汗水浸出了印记,第82集团军某旅副连职参谋莫晓游到底还是没有敲门。

  转业的想法已经在莫晓游脑子里盘桓了上百遍:今年他已经31岁,还是个副连职参谋。孩子已经两岁,却因为职级不符合随军条件,只能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即使明年能顺利调为正连,干不满3年可就35岁了,而正连职转业“卡”的就是35岁这条“红线”。既然迟早是走,那与其4年后“被转业”,还不如现在主动选择“向后转”。

  可思前想后,莫晓游还是割舍不下这身军装。当初大学毕业,同学们选择出国、读研、报考公务员时,他却选择参军入伍,一心想在军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回头想想,莫晓游觉得自己其实已经算是“幸运儿”,没托关系、没找“路子”,营连主动推荐他参加大学生士兵提干选拔。

  经过军校10个月任职培训,莫晓游回到了原单位当排长。他继续保持兵的初心,以干部的胸怀和觉悟,带领全排踏实工作。去年,莫晓游被调入团司令部炮兵股当参谋,但由于编制所限,他的正连职命令始终没有下达,副连职一干就是6年。

  “年龄偏大就一定发展受限?”莫晓游曾无数次设想,假如自己是军校毕业,假如自己和同级别的干部年龄相当,自己的军旅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风景。但看看自己的好兄弟,与他同批入伍、同年提干、同期毕业的大学生士兵闫威,他觉得自己的抱怨和借口其实都站不住脚。

  闫威新兵一下连,就随刚刚列装某新型自行高炮系统的连队参加演习,并担任导弹检测技师。他自学导弹检测专业理论,1个月后便独立完成第一次导弹检测任务。任务期间,先后成功检测23枚导弹,排除31个故障难题,助力连队创下该型装备实弹射击5项全军纪录。

  提干归来,闫威已经对单位所列装的某型号导弹的性能参数、构造和工作原理“门儿清”,成为这个专业领域名副其实的“专家”。当高炮连老连长离开时,放眼全团只有闫威最合适“接班”,于是他毕业不到两年就代理了连长,实现了“弯道超车”。

  “不能把发展受限归咎于年龄偏大,说到底还是能力素质有欠账。”对比自己和闫威的成长路径,莫晓游想明白了:年龄偏大固然是大学生士兵普遍顾虑的问题,但这并非成长进步“受阻”的决定因素。自身素质不过硬,没有特别突出的专长,这才是制约他发展的“瓶颈”。

  “不管是走还是留,能力素质永远是立身之本。”越想心里越亮堂的莫晓游,最终还是把转业报告“束之高阁”。现在他担忧的不是当前的级别和今后的出路,而是本领升级:改革调整后,部队对个人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己能挑起这副重担吗?

  如今,作为新调整组建单位的一名主力参谋,莫晓游的工作干劲更足了。上周,领导安排他完成全旅驻训方案计划的拟制。受领任务后,莫晓游详细核实人员、装备编制情况和各专业训练底数,确保制订的方案计划切实可行。他坚信,只要努力过、拼搏过,即使真的走了,也没有遗憾;即使“转身”,也转得精彩。


  对策建议

  2011年颁布的《从大学毕业生士兵中选拔军官暂行办法》,为大学生士兵实现“军官梦”提供了平台。但正如莫晓游所顾虑的那样,年龄的劣势让他们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且这很可能成为他们后续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实现“弯道超车”?还是那句老话,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政策制度我们无法左右,但能力素质、精神状态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只要俯下身子铆着劲干,专注于某个专业一钻到底,必定能够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组织认可,得到提拔使用,从而证明自身价值,这固然是成长进步。但如果把提拔使用作为成长进步的唯一标准和追求,无疑给自己打了个“死结”。干部的选拔任用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如果我们都把提拔使用作为唯一目标和追求,那么无论曾经如何顺风顺水,最终都会碰到进步的“天花板”。

  从“普通战士”到“领导干部”是成长,从“一窍不通”到“无所不通”是成长,从“把事情干完”到“把事情干好”也是成长,成长进步贯穿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全过程,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课题,并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

  (第82集团军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 胡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