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宝安国防网

微信公众号

军队人大代表热议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发布时间: 03-07 来源: 中国军网编辑: 罗瑜

  何以强军,唯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转型,陆军转型建设必须大胆创新”“必须把新型力量建设作为创新的重要抓手,加速推进陆军向数字化、飞行化、特战化、无人化转型”……6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3名军队人大代表走进《解放军报》两会会客厅,围绕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建言献策。

  军队人大代表陈雪礼、韩庆波、谢正谊(从右至左)与本报记者钱晓虎畅谈陆军转型。解放军报记者 尹 航摄

  创新驱动:陆军转型必由之路

  ——军队人大代表热议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比装备转型更紧迫的是观念转变

  韩庆波:有种观念认为,没有装备怎么转型?其实,转型建设最需要转、最难转的是观念。我们旅正在进行信息化改装,新装备整建制列装,挑战巨大。刚开始,一些官兵总想着“以前的仗是怎么打的”。在遭遇了一次次碰壁后,才明白过来:比装备转型更紧迫的是观念转变!去年以来,大家围绕“面对改革怎么办、转型建设怎么干”建言献策,探寻破解难题的思路和方法,打出一套“组合拳”:按照“单元合成、要素集成、体系融合”要求,对所有训练课目的技战术运用,逐个分解形成协同流程图;集中智慧探索攻关,革新出“快速瞄准发射器”等多套训练器材,战斗力生成步入“快车道”。

  陈雪礼:我也觉得观念的转变最难。一些官兵受传统思维模式束缚,对新观念理解不足。要知道,在日新月异的军事变革中,陆军的地位作用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要破除守常心理、守成思想和守旧做法,真正从以往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树立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等现代战争理念,才能确保陆军有机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提高陆军对全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贡献率。

  用最新的作战理论引领转型发展

  谢正谊:这些年,关于军事变革的理论文章没少看,我有一个深切感受,一方面,随着改革强军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急需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另一方面,“接地气”理论成果还不多。我们的军事理论应针对当前部队急需的现实问题进行对策性的研究,形成一批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的军事理论,为强军兴军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韩庆波:习主席在去年视察陆军机关时,对陆军转型建设作了重要指示,为未来陆军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结合我军实际,围绕“强大”“新型”“现代化”和“转型”等关键词,把建设什么样的陆军部队,以及“如何建、如何管、如何训、如何用、如何保”等基本问题分析透彻,确保转型建设的正确方向。作为陆军重点建设的信息化部队,我们旅在找准作战定位、摸清行动样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搞清主要对手、基本任务、行动样式和战场环境等具体问题上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我感到,只有用最新的作战理论牵引转型发展,才能勾画出可操作性强、顶用可靠的战斗力生成路线图,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要让基层的创新潜力充分释放

  陈雪礼:广大基层官兵作为武器装备的第一使用人,最大的优势就是非常熟悉装备的技战术性能,蕴含着巨大的首创精神和创新活力。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创新失败的好环境,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特别要注重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部队建设中那些长期存在而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矛盾问题。这些年,我们部队通过积极引导官兵以部队急需、简单实用为目标,结合日常训练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的“五小”活动。比如,我们结合岗位实际,先后研制出了炸药冷却制片系统等10余种机具设备,都应用到弹药销毁工作中,不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官兵工作强度,也确保了人身安全。

  谢正谊:给基层官兵一个舞台,就能还你一个惊喜。前两年,我们针对部队大学生士兵比例大幅增加的实际,发动他们针对老大难问题集智攻关,形成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比如,驾驶员将固定电瓶接线柱的螺母改为蝶形螺母,不用工具直接用手即可固定牢靠,使安装电瓶时间缩短一半。去年底,我们团实现了“三大新变化”:指挥所战备物资全为“托盘化”、分队战备物资全为“车储化”、单兵战备物资全为“班储化”,大大提高了快速反应时间。前不久的演练,我们团一举创造了集团军所属部队应急响应、战备物资装载、全员全装紧急出动等6项军事训练新纪录。

  (解放军报北京3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