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人武部积极举办军队开放日活动,加强学子对军人认知。南方日报记者 何俊 摄
又到一年征兵季,热血男儿从军时。盛夏的宝安,征兵号角吹响,热血豪情和盛夏热浪一起涌动。今年的征兵时间是从8月1日到8月5日,9月1日批准新兵入伍,9月10日起运新兵,9月30日征兵结束。
征兵每年都在宝安进行,但记者发现,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宝安的征兵工作也在不断创新。与往年相比,今年宝安的征兵总体形势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宝安片区征兵任务比去年增加5人;二是大学生征集指导比例比去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达到62%。从报名情况来看,征兵225人,报名人数超2000人,比往年有大幅提升。其中大学生人数过半,均通过网络报名。
从这些要求出发,今年宝安在征兵宣传上明显体现出“互联网+”的特点,在“说”之外,宝安人武部还加大了“做”的力度,制定对拒服兵役者的惩罚制度,推出强军优属十件实事,严格推行廉洁征兵……
“我们要让一批懂报国、有抱负的优秀热血青年走进军营,让正能量之风吹遍宝安大街小巷,早日实现强国强军之梦!”宝安区委常委、区人武部长李金宇如是表示。 ●南方日报记者 崔洁
A.借力互联网宣传扭转“当兵冷”
参军入伍的年龄要求基本在17岁到24岁之间,皆为90后。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要号召发动他们参军报国,征兵的宣传形式自然要变。在今年的征兵工作中,宝安区人武部就紧贴90后的思想特点,用微信、客户端等移动网络载体加大征兵宣传力度,形成了“互联网+征兵”模式。
“高颜值、高梦想,军队的宝安小鲜肉完胜宋仲基”、“部队有钢枪,也有诗和远方!独家解读大宝安征兵政策”、“花钱搞定入伍体检?那真是好傻好天真”……这些听起来既豪迈又诙谐的标题都是“宝安国防”微信公众号在征兵报名期间推送的文章。今年年初上线的“宝安国防”是深圳首个国防类微信公众号,公众号每天都会推送宝安军人的感人故事、最新国防政策和咨询、历史故事等,目前已吸引了数万粉丝关注,成为宝安在互联网上的一块国防教育阵地。
“现在是4G时代,不能再用2G思维来开展征兵工作了,抢占网络先机,才能召唤更多好青年入伍。把当下最热的‘互联网+’引入征兵,必然是大势所趋。”李金宇表示。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延续大半个世纪的“报国潮、参军热”有所降温,甚至出现“征兵难、当兵冷”。原因很多,其中征兵宣传缺乏时代感,针对性、感染力不强是重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低头族”,手机是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媒介,悬挂征兵条幅、派发征兵宣传单的做法自然吸引不了他们的关注。
针对这个现实,宝安区人武部积极运用信息网络化手段开展征兵宣传,先后开通了宝安国防网、“宝安国防”微信公众号等。宝安国防网上开设了“征兵进行时”、“征兵动态”、“我是一个兵”网络视频、“国防教育”、“军事课堂”等栏目,并且链接了中国军网、全国征兵网等专业网站,把大量资源整合为一体;“宝安国防”微信公众号上则开通了线上报名、征兵政策查询、宣传视频收看等,让适龄青年特别是高学历青年能够便捷地了解征兵、报名参军。
B.网上立体宣传展现军人正能量
征兵宣传时间大多在6月、7月份,其中一部分时间是暑假时间,校园“空巢期”无疑加大了征兵宣传的难度。宝安区人武部运用网络手段,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现实问题。为了让适龄青年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征兵政策和报名参军入伍,宝安区人武部把“宝安国防”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印在了挂历、笔记本、宣传单、环保袋等各类物品上,让适龄青年随时随地可关注“宝安国防”。
“我在家就报了名,现在扫扫二维码,入伍政策全知道。”深圳大学大三学生李小韦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去一位同学家做客时,无意中看到一份资料上有“宝安国防”的二维码,他随手用手机扫了一下,加了关注。回家后,他发现公众号上可以直接报名,在浏览了征兵政策后,发现自己符合应征条件,于是当即在网上填写了报名表。
除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宝安区人武部还建立了征兵QQ群、微信群、网络论坛等信息平台,制作了征兵公益广告,让征兵的政策和信息传遍社会每个角落。
记者还发现,不止是宝安,“互联网+征兵”的浪潮正在席卷全国。4月28日,中国军网《战斗宣言》全网发布,引发国内外网友高度关注。随后,各大军种相继推出宣传片。5月18日,信息工程大学形象片《解放军信息化建设排头兵震撼揭秘,原来是他……》开始“刷屏”,48小时内点击量逾千万次。电子工程学院、火箭军工程大学等也相继推出宣传片,在各大网络和自媒体平台上掀起了传递爱国奉献、强军拥军正能量的热潮。
在李金宇看来,互联网时代,在感性与理性并存的青年人面前,军队只有顺应时代、大胆创新,合理运用网络的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汇聚优秀青年,才能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流人才。
“网络伴随着青年一代成长,借助网络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已经成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在这种形势下,单纯灌输式的传统征兵宣传已明显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而随着改革强军的步伐不断加快,把科技手段更多地融入到征兵工作中,向青年展现更加现代、更加立体的中国军人形象,无疑能激发更多青年的参军热忱,并真正获得他们的认同。”李金宇表示。
C.十项举措把拥军工作落到实处
当下的宝安,正处在快速的转型发展中,经济和产业水平高度发达,社会治理结构日趋完善,这让宝安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由此可见,要想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入伍,光有宣传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李金宇认为,宣讲征兵政策,激发应征青年参军报国热情,以及在社会上营造关心支持国防的舆论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征兵宣传决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配套工程,把拥军优属、军人专业安置等落到实处,在全社会树立爱军拥军的风尚,才是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参军入伍的根本举措。
在培育和引导社会爱军尊军风尚方面,宝安一直有着优良传统,每年免费组织新兵家属体检,定期到全国各地看望和慰问宝安兵等。为营造“当兵光荣”、“当军属光荣”良好氛围,根据广东省《拥军优属规定》精神,今年年初,宝安区政府、区人武部又公开向社会承诺,2016年要做好强军优属10件实事。这10件实事包括:组织一次区领导现场办公军地联席会议,破解部队建设难题;坚持送“喜报”制度;组织公务员、职员到部队过“军事日”,组织营以上军官到党校、企业学习参观经济管理,免费参加职业能力培训;对2015年宝安区入伍战士的父母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为2015年度宝安区入伍战士家庭订阅2份以上国防类报刊;对2015年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区(军种)以上表彰的宝安户籍官兵的父母安排一次疗养;向宝安官兵或宝安籍军人及其直系军属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对优秀宝安户籍官兵进行宣传;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八一”或“春节”期间慰问宝安籍优秀军人家庭。
7月12日,“关爱宝安区复转退役军人眼健康”及“圆报国情、筑中国梦,2016年夏季征兵圆梦行动”公益项目又走进宝安,市拥军优属基金会拟针对宝安区131个社区启动“公益项目”。届时,宝安区复转退役军人可搭乘专车,在指定医疗机构免费接受眼健康检查,对患有白内障的退伍军人免费进行手术公益援助;2016年征兵期间,立志参军的宝安适龄青年凭应征报名表,可享受近视矫正手术减免4000元的公益援助。
D.服役表现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对于一线征兵工作而言,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一些青年参军热情不高,完成兵员征集任务质量不高,个别青年凭一时热情到了部队,因为受不了纪律约束,嫌不舒服自在,强烈要求退伍,让征兵工作非常被动。
“现在参军的青年很多是独生子女,生活舒适,一些人缺少保家卫国的责任担当和依法服役的法律意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制定有效的惩罚体系,打击逃避兵役现象,增强适龄青年依法服役的法律意识。”李金宇说。
为了打击逃避兵役的现象,宝安区进行了一系列尝试。自今年2月份开展兵役登记工作以来,宝安区就将兵役登记、征兵工作与宝安区“诚信大数据”建立起了连接。6月,宝安区征兵办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适龄公民拒绝、逃避服兵役管理与处置办法》,界定4大类共21项拒绝、逃避服兵役的行为。并明确,对于包括拒绝和逃避兵役登记与体格检查、预备役人员拒绝和逃避参加军事训练、初检合格后拒绝复审复检、伪造身体缺陷或病史逃避检查、入伍后违规违纪被部队退兵等违法行为,处以5000元以上罚款,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员工,不得出国(境)和升学,不予招工招干,不予办理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同时,宝安区征兵办还与深圳鹏元征信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宝安区户籍公民兵役情况纳入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的合作协议,全国率先将兵役工作纳入征信系统。宝安区、光明新区、龙华新区的适龄公民,拒服兵役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对今后的金融、出行、签证等均受影响。
要在全社会重新掀起拥军参军的热潮,不仅要对征兵对象有约束,对征兵机构更应高要求,涤清征兵风气,做到廉洁征兵。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参军入伍是“塞红包、走关系”就能成功的。为了纠正这一思想,强调廉洁征兵的重要性,8月4日,宝安区举行了“2016年全区征兵体检工作会议”,会上,李金宇介绍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多部门联合通报的“征兵受贿”典型案例,再次重申了征兵工作“五条禁令”,提出要加强对征兵体检过程的廉政监督,并聘任110名征兵义务宣传员与廉洁征兵监督员,一面发动身边达到应征要求的适龄青年踊跃参军,一面监督全区各级兵役机关的征兵工作,对征兵体检、政治审查、定兵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事件,第一时间上报或投诉。
“征兵风气建设任重道远,出台了政策,强调了制度,不代表能消除所有的征兵腐败现象,但可以表明我们坚定的态度,”李金宇表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也希望全社会积极协助和支持我们做好监督,共同纯正我们的征兵风气,维护兵役机关良好形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