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宝安国防网

微信公众号

立正!敬礼!傲娇的深圳再获一项全国荣誉

发布时间: 07-29 来源: 宝安国防网编辑: 罗瑜

加强组织领导,打牢双拥基础。深圳警备区召开党委第一书记任职大会,省军区司令员张利明为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同志颁发任职证书。

宝安国防网讯(通讯员 柯超华 黄锦州)喜讯从北京传来,深圳再获一项全国荣誉。7月29日,深圳市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我市市民关炜楠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

据悉,这是深圳联系第六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个荣誉称号,实现六连冠。另外,我市市民关炜楠是我市建市以来首个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的市民。

作为双拥口的小编,心里顿时升腾起一股属于咱深圳市民的荣誉感。相信有些小伙伴还不太熟悉双拥吧。

▍双拥工作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简称,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旨,组织发动全国军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团结奋斗的一项社会活动。它深刻反映了我国军民血肉相连的本质特征,生动体现了党的宗旨、国家的性质和人民军队的本色,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

好吧,这是一段很官方的解释。简单说来,就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要拥军优属,驻地部队要拥政爱民。这样解释,是不是清楚很多啦。

那么,深圳缘何能获得此项荣誉呢。且听小编傲娇的道来。

聚焦强军目标,真情实意拥军。马兴瑞书记率队慰问驻港部队驻深单位官兵。

咱大深圳双拥就是高大上,把双拥工作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高度

去年7月,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马兴瑞在就任深圳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时就指出,深圳要坚持军民融合,努力实现部队战斗力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共同提升。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认真做好“双拥”工作,积极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

对此,近年深圳始终把双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发挥特区优势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把双拥工作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行谋划与推进。深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队领导机关,坚持双拥工作“五个纳入”,实施市委常委议军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双拥办主任办公会议等制度,严格执行市区双拥部门军地合署办公制度。不断完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双拥工作网络,实施深圳市“大双拥”战略格局。

深圳市还起草和制订了《深圳市2012—2015年双拥工作纲要》、《驻深部队官兵特殊困难救助帮扶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为双拥工作长效推进提供制度保证。

创新双拥模式,推进深度融合。深圳市军地双拥共建百对行暨特困官兵帮扶救助活动启动。图为市长许勤(左9)和市委副书记戴北方(左12)为军地共建单位代表授旗。

咱大深圳拥军就是那么“任性”,4年支持部队建设经费逾20亿元

市长、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勤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第27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同时指出,要大力弘扬双拥优良传统,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并就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提出更细致具体的要求。

4年来,深圳市按照军地共建原则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支持部队建设经费达20.1亿元,共82个部队项目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深圳还将国防科技和装备发展纳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组织开展军地两用人才实用型培训,为驻深部队官兵提供技能培训4500多人次。

深圳拥军行动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一步步建立实事拥军项目机制,落实实事拥军经费5100多万元,为驻深部队实际困难400多项。组织拥军慰问团(组)800多个,走访慰问部队4000多个次,赠送慰问金1.1亿元。为扩大社会效应,深圳还动员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军地双拥共建百对行”活动,全市近300家非公经济组织与部队结对共建。

我市创建第十届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区)检查考评工作协调会现场。

   咱大深圳市民双拥热情高,协力探索创新军地深度融合

深圳建特区30余年间不断探索经济、政治领域重大改革,同时也在军民深度融合领域积极创新,不断筑牢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据统计,深圳市军民共建对子520余对,共建点850余个,以深圳市拥军优属基金会为代表的拥军优属服务组织180余个,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双拥组织网络,并组织开展了“军徽映夕阳 军徽照晨曦”、“相约•军民情缘”、军民运动会、“爱民固边六进社区”等一系列具有深圳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

其中福田区就推出双拥民心工程和基层军民共建“六个一工程”;罗湖区东门113家“双拥门店”、南山区有全市首家军工科技领域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深圳市军工科技创业园,有全国高校第一个成建制编兵单位——深圳大学预备役三连;盐田区以社工服务中心为平台,在全国首创军营社工模式;宝安区深化国防宣传教育,全面增强全民爱国拥军意识,宝安各区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计划,建立了立体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防教育体系;龙岗区持续打造南岭村、平湖、南澳、尚景和比亚迪等五大社会拥军模式,安排17.8平方公里推进军工产业园建设等等。

与此对应的是,驻深部队也全力支持地方的各项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4年多来,驻深部队累计出动兵力25余万人(次),支援地方经济建设项目436个,参与抢险救灾5万余次,挽回经济损失近6.5亿元,建立扶贫挂钩帮扶点346个,帮扶困难群众1300多户,资助贫困学生500多人,资助经费1200多万元。

为夯实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基础,深圳还探索建立了遍布全市的19个国防教育基地,先后建成《深圳双拥》杂志、“深圳国防教育网”、“深圳双拥网”、深圳特区报“国防特报”专栏以及国防论坛等系列双拥宣传平台。

图为浪陀钟表与深圳舰签约双拥共建单位。

大深圳首个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关炜楠:“拥军是我毕生事业”

关炜楠是我市建市以来首位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称号的市民,关炜楠是浪陀钟表(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南山区拥军优属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浪陀拥军基金”创始人、深圳市南山好人关爱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十佳爱心人物。

拒小编采访得知关炜楠自小就有一个从军梦,却一直未能如愿。步入社会后,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深刻认识到国无防不强、民无军不安的道理。在社会化拥军的大潮下,他毅然将自己的从军梦想化作积极的拥军行动。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他发挥企业优势,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军民共建、就业创业扶持等各项拥军优属活动。此外,他还积极致力于发动和号召社会各界力量加入拥军队伍,于2014年,发起成立南山区拥军优属促进会,于2015年设立“浪陀拥军基金”,使得区域社会化拥军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自2009年以来,关炜楠发动其拥军“朋友圈”累计深入部队和优抚对象家中走访330余次,赠送慰问金500余万元,与驻地25个部队签订军民共建协议,开展各类军民共建活动89次,接收退役军人和军属就业65人。拥军活动中,关炜楠察部队之所需,急官兵之所难,累计为基层部队送去空调、电扇、烘干机、电脑等生活物资折款达102万元。

不久前,关炜楠到伶仃岛慰问官兵时发现,一位驻岛军人生活很窘迫,这位军人的父母和岳父母都同时患病,他只能卖掉房子,承担起四位老人的医药费,如今,老人们的医药费就依靠着他每个月不多的工资。关炜楠了解情况后很受感触,“怎么能让我们‘最可爱的人’承受这么沉重的生活负担呢?只要这位军人在南山区服役一天,他家庭的事,就由我们来解决。”关炜楠作出决定,承担起军人家中四位老人的医药费。满满的爱,这份拥军情结让小编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