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尖兵”王长亮。(受访对象供图)
宝安日报讯(记者 吴雪平 通讯员蒋杰)“冷却水异常平静,水温表过热报警……”烈日炙烤的海滩,一辆演练中的步战车突发故障,驾驶员无法排除故障,紧急请求技术支援到场。王长亮一接到任务便迅速登车,摸清情况后,慢慢降低发动机转速逐渐降温,险情被成功化解。
这是发生在去年7月份海训演习中的场景,参与险情排除的王长亮是驻龙华某部队首席技术保障顾问,战友们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外号——“铁甲神医”,类似这样的险情,经他手排除的有数十次。
王长亮16岁参军入伍,在装甲驾驶这个岗位上干了15年,亲历部队三次换装改制,如今已成为一名装甲驾驶技师、三级军士长。他先后7次在上级各类比武中摘金夺银,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被评为“深圳市2014年强军人物”,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从普通驾驶员到装甲驾驶技师,王长亮的成长靠的是练好一招一式,严抠一步一动。”在战友眼里,一路走来,王长亮付出的努力比别人要更多一些,为练好一个科目,他宁愿忍受装甲车内40多度的高温,也要放弃休息多开几圈;为备战演习考核,他时常顾不上按时吃饭睡觉,练习到两腿发酸、双手发麻。
2009年部队淘汰了旧式装甲车,换成新式装甲装备。王长亮一下子从“老行家”变成了“小学生”,可王长亮那练好本领拼命的劲头没变。为弄懂一个问题,搞清一个部件,他不耻下问,刻苦钻研,写下30万字的学习心得,编写《新型步战车操作手册》《常见故障排除100例》等7本手册,被列为部队驾驶训练教材。他探索总结的“快速切换口诀”,使战车在功能切换中,由过去的1分钟缩短到现在的15秒,大大缩短了战车在实战条件下的反应时间。
业余时间,王长亮喜欢了解一些英雄事迹,他深知部队的荣誉是战争年代将士们用冲锋陷阵换来的,和平年代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捍卫”,更应具备忧患意识,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在平凡的岗位上牺牲奉献。
王长亮当兵这些年最难忘的就是两次至亲的离世。他父亲去世那年,正好赶上一次重大演习,他又是头车驾驶员,为此他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在另一次演习时,他母亲突然出车祸离世,他再次痛失见亲人最后一面的机会。“这些年我一直觉得心中愧对父母,可既然穿上军装就要选择忠诚,我相信父母在天之灵也会支持我的选择。”王长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