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海上联演18艘现代化战舰舰载武器“大起底”

发布时间: 05-11 来源: 中国军网 编辑: 罗瑜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 5月2-12日,中、美、俄等大国军舰汇聚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麻拉港口,参加在太平洋岛国文莱、新加坡以及两国之间海域举行的2016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海上安全与反恐联合演习,一展各自强大的舰载武器及先进无线通信设备,令众多军迷大饱眼福。

  5月3日,靠泊在文莱麻拉港口的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来自东盟10国和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八国共18艘现代化战舰参演。中国海军“兰州”号导弹驱逐舰、12名海上陆上特战队员及4名参谋人员参演。

  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与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曲睿握手。

  此次演习旨在为参演各国提供透明和开放的交流平台,缓解区域紧张局势,增进国家间互信,推动参演各国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各种联合演习活动现场也体现了这一宗旨。记者在各国官兵在停靠军舰港口见面时互相友好打着招呼场面,一些国家军舰对当地公众开放,许多公众纷纷在平时难得一见的各国军舰前留影,开幕式现场气氛融洽,演习协调指挥中心参演国军方代表及有关人员热情交流。

  当地民众在泰国军舰前合影。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5月的斯里巴加湾,烈日当空,时而阵雨突降,雨过天晴则闷热难当。连日来,作为跟踪采访“兰州舰”及联合演习的媒体,亚太日报记者辗转于麻拉港口军、民用码头及多国协调中心之间,与参演各国海军人员特别是战舰零距离接触,并记录下各国战舰大聚会的壮观场景。

  

  5月2日,参演的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军舰并排靠泊在文莱麻拉港口。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2日傍晚,记者抵达斯里巴加湾市后即刻赶往主要停靠东盟各国军舰的麻拉港口军用码头。令记者颇为意外的是,现场并非想象中那样壁垒森严,岗哨林立,而是一片宽松愉悦的氛围。海上一字排著澳大利亚、泰国及越南等国军舰,舰上尽是舰载导弹、舰炮及密集无线设备。岸上,来自文莱皇家海军的摇滚乐队正在为现场官兵表演,旁边小规模的文莱餐饮美食展正为各国军舰官兵提供各类文莱美食。不远处是带有红色袋鼠标志、暗灰色的澳大利亚军舰,几名军人正在军舰后甲板举行降旗仪式。澳舰硕大舰体完全盖过了紧靠一旁的菲律宾军舰。

  5月2日,停靠文莱麻拉军港的越南海军381舰。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在麻拉军港内,澳大利亚军舰最为醒目,其武器装备也格外引人关注。这次参演的是澳皇家海军150导弹护卫舰“安扎克”号,也是皇家海军最新的八艘主力作战舰艇之一。它为远程多功能护卫舰,担负澳海军防空、反潜、海上监视与侦察和海上封锁等任务。

  5月2日,靠泊在麻拉军港的澳大利亚皇家海军150导弹护卫舰“安扎克”号及舰载武器装备。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3日下午,当地天气阴沉,大雨将至。亚太日报记者来到麻拉港口的民用码头,直奔代表中国参加本次演习的170"兰州"号导弹驱逐舰。与别国军舰略显陈旧、舰艇表面杂乱无章不同,已经服役12年的“兰州舰”完全没有“岁月的痕迹”,无论是舰艇表面还是内部,都犹如刚出厂一般干净整洁。

  5月3日,靠泊在文莱麻拉港口的中国海军170"兰州"号导弹驱逐舰。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兰州”号导弹驱逐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052C型飞弹驱逐舰第一批次首舰,也是解放军海军首艘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及垂直发射系统的第三代飞弹驱逐舰,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远程警戒探测和区域防空作战能力,被誉为“中华神盾”。

  “兰州”号同美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国军舰停靠在接近文莱军港的民用码头。据称,因为吨位太大,麻拉港口的军用码头水位浅,所以几艘大国军舰扎堆水位较深的民用码头,目测高度相当于3层左右楼高的军舰呈一字型排开,场面蔚为壮观。

  5月3日,“兰州舰”舰长唐银川向亚太日报记者介绍“兰州舰”。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兰州舰”舰长唐银川告诉记者,相较以往同区域军演,此次演习规模大,参演兵力多。针对多国联合演习,如何做好协同作战、通信联络、资讯交换与共享成为最大挑战。对此,唐银川透露,文莱、新加坡共同启用了OPERA指挥系统,并运用了北约国家“战术1000”代码,把18国统一于同一战术系统引擎。

  在“兰州”号的另一头,美国海军DDG-63“斯特西姆”号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舰尾用隔板同韩俄等其他军舰隔开。

  5月4日,靠泊在文莱麻拉港口的美国海军DDG-63“斯特西姆”号。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美国海军DDG-63“斯特西姆”号服役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第15驱逐舰中队,属美国海军主力驱逐舰“阿利伯克”级FlightⅠA型,为伯克级早期型号,是美国海军第二级搭载宙斯盾系统的防空舰。全舰主要以宙斯盾系统为核心,武备方面主要有十二组共96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一门Mk45 127mm舰炮,两座四联装鱼叉导弹发射架,两座Mk32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器以及两座密集阵近防系统。

  5月4日拍摄的美国海军DDG-63“斯特西姆”号上两座四联装鱼叉导弹发射架。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作为美军主力驱逐舰,伯克级功能全面,作战能力强大。对空方面“标准”舰空导弹配合“密集阵”近防系统组成两层防空网;对海则有“鱼叉”反舰及“阿斯洛克”反潜导弹、Mk32鱼雷发射管发射的Mk46轻型反潜鱼雷;对陆攻击则有“战术战斧”远程陆攻巡航弹为主力,以及Mk45 127mm炮作为对陆、对海攻击的补充。

  5月4日拍摄的“斯特西姆”号。图左上方的六边形装备是相控阵雷达,是“宙斯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可以看出,伯克级作为美国海军90年代的“新生代”,是现今以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舰队主力,各方面性能均衡而强大,尤以防空和对陆攻击能力较为突出,其先进的“宙斯盾”系统和远程的战斧导弹提供了远超其他国家普通驱逐舰的强大作战能力。

  在“兰州舰”和“斯特西姆”号之间的是舰身巨大的俄罗斯海军“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该舰服役于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属1155型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本级舰是苏联海军于80年代末开始建造的专用大型反潜驱逐舰,舰载武器有“航母杀手”之称。

  5月3日,靠泊在文莱麻拉港口的俄罗斯海军572“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5月4日拍摄的“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12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和舰载鱼雷。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作为一型专用的大型反潜驱逐舰,全舰的主要武备都围绕反潜进行。主要由拖曳变深声呐与舰壳声呐组成本舰的探测体系,由反潜直升机进行补充以及对潜艇的猎杀。

  5月4日拍摄的“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局部。上图为舰炮,下图右上方为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MR760MA型“顶板”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紧靠“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的是韩国海军981“崔莹”号导弹驱逐舰,这是2006年新下水的一型通用驱逐舰,属KDX-2“忠武公李舜臣”级的六号舰,为本次联演水面战斗舰里最晚下水。作为一型通用驱逐舰性能比较均衡,从装备配备上来看是综合性能比较强的一型驱逐舰。

  5月4日,靠泊在文莱麻拉港口的韩国海军981“崔莹”号。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5月4日拍摄的韩国海军981“崔莹”号局部。亚太日报记者黄海敏摄

  据悉,此次演习是东盟防长扩大会框架下首次海上安全与反恐演练,除18艘舰艇外,还有16架直升机、2架海上巡逻机以及数个特战小组参演,总兵力达3000余人。演练科目包括联合训练、编队航行、护航、海上搜寻、直升机互降、反恐等。本次联合演习旨在促进各成员国军队相互学习借鉴,深化防务安全领域的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