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河
亦称“国际河流”。介于两国之间的河流。如中国与朝鲜两国以鸭绿江为界河。界河是两国间的自然边界。国界线由沿岸国协商解决。除有专门条约规定外,能够通航的河流以主航道 (水流最深处)的中心线为界,不能通航的河流以河道中心线为界。界河通航河段,沿岸国船只通常都有在主航道上航行的权利。有的界河的河段,须按所属国的规定分流不同的名称。如扎伊尔河在扎伊尔与刚果两国界河的河段,在刚果一侧称刚果河,在扎伊尔境内只注扎伊尔河。提到整条河流时,可称“扎伊尔河(刚果河)”,或“刚果河(扎伊尔河)”。
内海
深入大陆内部的海,仅有狭窄水道与大洋相通,如波罗的海,黑海等。其中,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之间,面积较大,平均深度较深的称地中海,如欧、亚、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内海接触的周边国家多,常为政治和军事上的敏感地区。在国际法上,内海是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如中国的渤海和琼州海峡。内海属于内水,其法律地位和一国的湖泊,河流相同,沿海国有权关闭内海,不让外国船只进入,或规定进入内海必须遵守的原则。
公海
沿海国管辖范围以外的所有海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是各国的长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及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公海对各国一律开放,每个国家都享有航行、捕鱼,敷设海底电缆和管道,飞行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但不得污染,并受关于大陆架的规定,关于公海生物资源的养护和管理的规定等限制。
要塞
在国境和纵深战略要地,构筑坚固工事,配有常驻守备部队,能独立进行环形防御的防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国家都构筑要塞,其工程是和平时期,根据国防的设防方针而构筑。战时能起到迟滞和阻止敌人长驱直入,牵制、吸引和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作用,以掩护国家进行战争动员和军队的战略、战役展开。要塞按地理位置分为陆地(内陆和边防)要塞、海防 (海岸、海口、海岛)要塞和江防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