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学技术
简称“国防科技”。直接应用于国防目的的科学、技术、工程等的总称。是国家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摹本任务是组织实施各种武器、军用装备的研制和发展,用现代化武器和技术装备各个国防部门,重点是装备常备军。世界各国都将科学技术的成果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因此国防科学技术具有技术密集和更新迅速的特点。国防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决定着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则为国防科学技术提供物质前提,而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国防教育
国家按照国防的要求对公民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国防思想教育和战斗精神培养,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国防体育训练和体质提高。一般通过机关、军队、学校、厂矿、企业、社会团体和家庭,在城市和乡村广泛开展。
国防教育内容
围绕国防教育目的设置的科学合理的国防教育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12个方面:一是国防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有关国防的论述,关于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国家与国防、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辩证关系等理论问题;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国家的防卫方针和政策、战争动员的理论以及国防后备军建设的理论等。二是国防形势教育。世界军事形势和我国的周边形势,认清世界军事热点和对我国的现实威胁与潜在威胁,并积极做好反侵略战争准备等。三是国防历史教育。包括古今中外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历史,以我国近、现代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史为重点。四是国防战略教育。包括了解国防战略的涵义及其定义,国防战略的层次及其制定,我国积极防御战略和反“和干演变”斗争,研究世界上一些重要国家的国防战略。五是国防科技教育。主要了解国防科技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掌握必要的国防科技知识。六是国防知识教育。一般包括国防理论、国防科技、国家武装力量、国防历史、国土防卫、外军、军兵种、武器装备和三防知识等。七是国防精神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培养爱国主义和由此而产生、发展起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爱军尚武、吃亏奉献和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国际主义精神等等。八是国防动员教育。主要有国防动员的产生、发展和意义,战时国防动员和平时国防动员等。九是国防法规教育。包括让公民了解国防法规的形成发展、地位作用以及主要内容,主要是《宪法》、(兵役法》和其他与国防有关的法律以及国家制定的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以便提高遵守和维护国防法规的自觉性。十是国防保密教育。让公民了解国防保密的性质及其意义,国防保密的范围和原则,自觉做好国防保密工作。十一是国防义务教育。主要有公民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预备役,关心支持军队建设,支前参战,拥军优属,保护军事设施和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等教育。十二是国防体育,包括国家和军队规定的体育项目和各类人员的体育达标运动,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和各种军体活动等等。
国防教育目的
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国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国防教育的目的也在不断的更新,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内容。根据我国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防建设的现实,当前国防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全民的国防知识。通过国防教育,使公民掌握国防知识,帮助人们提高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认识,知道在国防建设中应做什么和怎样微。
二、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强烈的国防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所以党和国家要开展广泛长期的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和无边不防、无兵不安、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和富国强兵、国家主权不容侵犯等基本观念。
三、提高公民的国防素质。一个公民养成良好的国防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做到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防建设。
四、培养公民的国防能力。国防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或参与国防实践的能力。公民只有具备相应的国防能力,才能在保卫国防、建设国防的实践中有所作为。
领土
亦称“国土”。一国主权管辖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港湾、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 (领空)。国家对领土拥有绝对管辖权。这种管辖权称为国家领土最高权,它已成为国际法的最重要原则之一,井为许多国际双边或多边条约所确定。